首页 > 最新动态 > 张志祥: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是钢企生存发展的关键
最新动态
张志祥: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是钢企生存发展的关键
2025-01-307

中国冶金报社 

记者 赵萍 报道






“2024年,建龙集团围绕既定工作目标,稳步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果。”1月20日,在钢协六届七次会员大会间隙,钢协副会长,建龙集团董事长、总裁张志祥向《中国冶金报》记者简要介绍了建龙集团2024年的工作亮点。他同时指出,钢铁行业已进入以“质高量减”为主要特征的深度调整期,在当前承压运行的形势下,唯有紧抓科技创新和绿色转型,才能破局。

图为张志祥(记者 顾学超 摄影)


科技创新是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关键

“科技创新是统筹推进行业生产力提升的关键所在,也是企业度过‘寒冬’、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 张志祥明确道。
“向科技型企业转型,始终是建龙集团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 他列了一组数据介绍,去年,建龙10项科研成果获得冶金科学技术奖,牵头项目获奖数量位列冶金行业第三,在民营钢铁企业中位列第一,获奖数量和等级均取得历史性突破;建龙西钢《转炉烟气宽温域(800摄氏度~200摄氏度)干式余热回收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获一等奖;8项成果通过科技成果评价,其中“高炉大数据智能降碳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等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张志祥表示:“2025年,我们将围绕精品工程、极致成本、客户需求3个来源,协同科研生态圈中的合作伙伴,持续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如加快矿业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开发应用富氧烧结、烧结燃料分加、焦炉炉头补热、加热炉高辐射节能、窑炉智能燃烧等成熟先进工艺技术及操作方式,提升产线竞争力;聚焦行业共性难点问题,加大与上下游供应商、科研院所和科技公司的联合攻关力度等,将供应链变为创新链、创新链变为价值链。


绿色低碳是企业生存发展之必需

在张志祥看来,绿色低碳是关系到钢铁行业可持续前行的发展问题,是挑战,也是机遇。
张志祥介绍,2024年,建龙集团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进行了更加积极有效的探索——自发电量突破百亿千瓦时,平均自发电率达到70.16%;余热供暖面积突破2200万平方米,绿电使用比例超过20%;推广应用熔盐储热调峰、锂电池机车、热风炉烟气余热预热煤粉等节能降碳新技术。
他指出:“承德建龙完成钢铁企业超低排放创A,抚顺新钢铁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公示,黑龙江建龙等多家子公司获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发布5类产品EPD(环境产品声明)报告、2个产品碳足迹报告等……这些都是建龙集团履行绿色承诺的成果。”
“2025年,绿色转型依旧是全行业必须要面对的共同课题。”张志祥表示,建龙集团将加快推广应用中低温脱硝催化剂、高效钙脱硫剂等新技术;加快能源结构转型,实现绿电比例突破30%;积极参与并落实钢协组织的钢铁极致能效工程能效标杆三年行动等,助推建龙集团绿色发展再上新台阶。
“我们会更加积极地布局绿色低碳产业,推动绿色低碳生产。”张志祥说,“当然,在绿色转型的同时,保持竞争力也至关重要。”下一步,建龙集团将继续着重开展关键技术研究,深耕绿色低碳领域,联合各相关方,共同推动钢铁行业转型升级,为钢铁企业能够活下来、活得好提供更多“建龙方案”。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