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2015年vs2025年,钢材出口形势有何异同?
最新动态
2015年vs2025年,钢材出口形势有何异同?
2025-01-1716

海关总署1月13日数据显示,2024年1月—12月份,我国累计出口钢材11071.6万吨,同比增长22.7%。这一数据也是201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同样是行业下行周期,同样的高出口量,钢铁外贸面临的形势有何异同?

让我们简单对比2015年前后与当前的各方面情况。

在出口量方面,2015年,我国出口钢材11240万吨,同比增长19.9%,创历史新高。出口量和增长幅度均为与当前相似的态势,不同的是,2024年后两个月,业界普遍对于特朗普当选后的关税等政策有比较明确的预判,这也刺激了出口量在往常的淡季中维持高位,而2015年没有如此明确的阶段性形势。

在政策方面,2015年,我国钢铁行业面临产能过剩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促进钢铁行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例如《钢铁产业调整政策》(征求意见稿)发布,旨在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也推动钢铁产品向沿线国家出口,拓展国际市场。2023年以来,《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发布,在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指引下,钢铁行业强调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同时,国家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优化出口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例如,新能源汽车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带动了钢材的间接出口。

在财税政策方面,我国自2015年1月1日起取消含硼钢的出口退税,涉及4类钢铁产品。在本轮周期,2021年,我国取消钢材出口退税,虽然短时间内出口数量明显下滑,但2022年之后,中国钢材出口仍展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占全球的出口份额也逐步上升。出口退税率与企业利润水平直接相关,取消或降低出口退税在一定程度上将倒逼竞争力弱、对出口退税依赖度高的企业退出市场,促进行业集中度提高,竞争力强、效率高的企业反而受益。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1月,同为原材料的铜、铝等商品的出口退税被取消。除出口退税外,地方政府的其他各类补贴也在清理退出。此前公布的《公平竞争审查条例》也明确禁止相关单位给予特定经营者选择性、差异化的财政奖励或者补贴,其核心目的也是为了提高企业经营的市场化水平。叠加此次出口退税的调整,有助于推动行业出清部分落后产能。

在外部环境方面,伴随着大量的出口,2015年针对我国钢铁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案件多达37起。而2024年针对我国钢铁行业的反倾销调查也有所增加,全年立案的数量达到了30起左右,区域遍布全球,主要为越南、巴西、欧盟、南非等地,涉及品类多为板材。美国新当选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很可能对中国商品加征新一轮关税,影响钢材间接出口和转口贸易

回顾我国历年钢材出口情况,出口量与价格趋势呈现反向关系:在钢材价格上涨周期,出口量下行(2016年—2020年);在钢材价格下跌周期,出口量上行(2012年—2015年,2021年—2024年)。钢材出口量和钢价呈现反向关系的逻辑是钢价更多跟随内需定价。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粗钢生产国,出口量占产量的比例在5%~10%区间波动,这意味着90%以上的产量在国内消化,所以,钢材价格受国内需求主导。这也侧面印证了1月13日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的回应:“中国钢铁产业不断创新升级,主要是满足国内钢材需求,同时也为许多国家提供了创新优质的产品。我国钢材出口,符合市场原则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

温故而知新。上一周期的出口态势值得业界参考,同时,在本轮周期下,除贸易摩擦风险增加等问题外,我国钢铁出口贸易还面临一些新的问题。

一是价格优势减弱。尽管我国钢材出口价格相对较低,但全球通胀水平下降和东南亚等新兴钢铁产地钢铁供给的增长,使得我国钢材的价格优势有所减弱,一部分海外钢铁需求将被挤占。

二是全球制造业复苏缓慢。2024年1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49.5%,仍在收缩区间波动,外需恢复较为缓慢,或对我国钢材直接和间接出口产生影响。

三是“内卷式”竞争未停。当前,钢材出口“量增价跌”态势明显,造成钢厂生产资源浪费,且易引发原材料价格溢价,使钢企和出口贸易商均陷入双向挤压的薄利陷阱。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钢企和贸易商继续贯彻落实“鼓励高端、限制低端、打击非法”的出口原则:一是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提升我国钢材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在最近公布的2024年度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中,一些优化经营和产品结构的钢铁企业正通过行业领先的利润率表现出更强的竞争力。二是多元化布局国际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分散贸易风险,应对海外供给增长的压力。三是加强沟通交流和国际合作。一方面,通过沟通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内卷式”恶性竞争;另一方面,通过参与国际标准和规则制定,提升我国钢铁行业的国际话语权,减少贸易摩擦。

展望后市,尽管受贸易摩擦压力及国际大宗原材料价格下降影响,我国钢材出口的阻力较大,且国家取消钢材出口退税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低附加值钢铁产品出口,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钢材出口仍具有成本优势,国内企业也仍会积极寻求出口。预计2025年,在钢铁企业和贸易商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钢材出口总量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




作者 | 郭达清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