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中国冶金报社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zY4ODI0MA==&mid=2650924330&idx=1&sn=400e46649589c35c63448e7a133c13fc
中国冶金报社
12月3日,中国金属学会在北京组织召开陕钢集团“新一代长材直轧关键技术与装备开发及应用”科技成果评价会。评价委员会专家听取了该项成果的研制报告、用户使用报告、经济效益报告及科技查新报告等,并审查了全部评价资料,经质询、讨论,认为该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议在同类钢厂加快推广与应用。
科技成果评价委员会由7名专家组成,中国工程院院士殷瑞钰任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毛新平,全联冶金商会秘书长、正高级工程师贾银松任副主任委员;中国金属学会专家委员会名誉委员、正高级工程师王天义,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唐荻,冶金科技发展中心原主任、正高级工程师姜尚清,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黄超任委员。
会议由中国金属学会副秘书长、正高级工程师郝志忠主持。会上,中国金属学会生产技术与书刊部副主任、正高级工程师王寅生宣读了评价意见。陕钢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许晓增致欢迎词,陕钢集团总工程师郗九生致答谢词,陕钢集团副总工程师许宏安汇报了项目成果情况。陕钢集团战投与科技部副部长马王君、陕钢集团禹龙科技公司副总经理韦胜利、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杜忠泽等出席会议。
据悉,该项科技成果获授权专利18件,出版软著1项,成果已成功应用于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吨材成材率提升0.6%、吨材节约煤气130m3,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主要创新点一是基于塑性变形温升理论,提出了2 m/s条件下可实现免加热升温轧制;二是开发了温度在线智能多级调节、多循环温度调控等技术与工艺,实现了无加热条件下820℃-1050℃直接轧制,保证了产品通条温度的有效控制及断面质量的均匀化;三是开发了轧制在线快速响应调节装置等关键装备并实现了钢坯10 m/s超高速输送及智能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