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何以夺冠?听他们说
最新动态
何以夺冠?听他们说
2024-10-1010

中国冶金报社

实习记者 屈雨欣 报道

特约通讯员 蓝义高 摄影

9月27日,“沙钢杯”第十一届全国钢铁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闭幕。闭幕式上,本届竞赛中高炉炼铁工、金属轧制工、电工和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4个赛项表现突出的80位行业技术能手受到表彰。

闭幕式结束后,《中国冶金报》记者采访了本届竞赛的4位冠军,听他们说夺冠背后的故事。

成为冠军的原因

来自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的韩旭获得了本届竞赛高炉炼铁工项目的冠军。对于夺冠原因,他说:“夯实基础,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深入理解炼铁原理和工艺流程,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创新的精神,勇于尝试新方法,永远是高炉炼铁工成长和进步的不竭动力。”

图为韩旭

夺得金属轧制工项目冠军的是来自河钢集团有限公司的梁建华,他把自己夺冠的原因归结于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河钢集团的大力支持。面对镜头,他难掩喜悦之色:“2014年,我参加了‘宝钢杯’竞赛,当时获得了第9名,虽有遗憾但我并未气馁。从那时开始,我就再没有停止过学习的脚步。在工作之余坚持学习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并且在工作时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积累,融会贯通。另外,公司各级领导给予了我大力支持,他们为我们请了大学的老师进行专业培训、配备专家级教练、购买设备、脱产集训等等。”

图为梁建华

电工项目的冠军是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的潘兴洲。说起夺冠的原因,他感慨道:“备赛期间,我放弃了节假日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学习几乎成了我生活的全部。利用晚上的时间,我复习白天所学知识,并做大量的练习题,锻炼了我把所学知识活学活用的技巧。针对电子电路应用和焊接这项实际操作训练,我在网上搜集竞赛大纲所给元器件的资料,总结归纳至笔记本,通过ni multisim软件设计原理图,并在万用板上焊接调试。”

“通过训练,我加强了识别电子元件的能力,提高了焊接电子线路的速度,还掌握了仪器仪表的使用及维护。在PLC自动控制项目训练方面,我通过查阅资料及上网等途径搜寻各种类型的题目,并实际进行编程。有时碰到难题,要绞尽脑汁尝试各种编程逻辑,上机反复试验。改变编程方法,形成属于自己的、稳定且便捷的程序架构。利用ST编程语言缩短程序编写时间,提高编程效率。”潘兴洲说。

图为潘兴洲

获得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项目冠军的蒋海愉,是冠军中唯一的女性选手代表。她认为,坚持不懈的努力是通往冠军之路的不二法宝。她说:“我先后参加过2014年的‘宝钢杯’和2018年的‘首钢杯’竞赛,从第一次参赛的未入围、到第二次参赛的第8名,再到本届竞赛拿下第1名,我能逆袭就是因为勤学苦练和熟能生巧。10年来,我打败了我最大的对手——电气排故。正是因为多年来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经验积累,让我对电气排故图纸和电气系统的工作原理了然于胸。”

图为蒋海愉

给同行的一些建议

作为“奥运冠军”,如何发挥协同效应,把经验传授给更多的钢铁技术工人?韩旭对此回答道:“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关注行业动态,积极参加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及时掌握最新的炼铁技术和方法,才能为比武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梁建华说:“在工作中要不断积累,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另外,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结合生产实际,构建起专业的知识体系。”

潘兴洲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善于学习新知识、锻炼新技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强智能制造知识的学习,通过智能技术推动产业技术创新,降低劳动者的体力劳动及脑力劳动,帮助劳动者实现更大的价值。其次,要加强电子技术方面的学习,如果熟练掌握会大大促进对PLC、传感器、仪表、变频器等技能的掌握,为现场问题解决提供新思路。同时,要一点一滴掌握理论知识和技能。今天掌握的微不足道的知识,可能就是明天解决问题的关键。最后,要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及素养,不断进行自我突破。”

蒋海愉的建议可以归纳为4个字——“勤学苦练”。她说:“要勤学,多翻阅相关书籍,学习理论,打好理论基础,对设备、机械相关内容的基础理论了如指掌。要苦练,勇于尝试服务不同的生产线,适应各种工作环境和任务需求,拓宽视野,了解整个钢铁生产的运作模式和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和重要性。”

备赛中的难忘时刻

面对《中国冶金报》记者提出的备赛以来最难忘的时刻这一问题,韩旭说:“一路走来,最让我感动的是我们沙钢集团全体高炉炼铁工备赛选手们精诚合作、团结拼搏的精神。在复习理论知识时,参考书的知识点冗杂繁多,我们就按照知识点大类,化整为零,分工合作,将大纲知识点整理出来,每天抽出1小时进行沟通交流,大家都充当起小老师,学习交流的气氛非常好。”

梁建华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为了提高我们的答辩能力,公司领导及相关专家多次来到我们的培训基地,在礼仪培养、心理建设、答辩技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指导,让我们的答辩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十分感激且难忘。”

蒋海愉回忆道:“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自己的飞速进步。在大纲刚出来时,我以为在11分钟内完成吊钢砣坐酒瓶、酒杯项目简直是天方夜谭。但经过一段时间和同事的互相学习、成长进步后,在临近比赛时,我最好的成绩能达到7分钟完成9个坐砣。”

“还有记忆很深刻的事情是备赛期间我每天使用眼药水,换了5副眼镜,是时候让我的眼睛放松一下了。”蒋海愉笑着说。

从这4位冠军身上来看,夺冠的秘诀也许很简单,背后是自身不懈的努力和永不言弃的拼搏。正如他们一样,钢铁技能人才在不同的岗位上奉献着小我之力,铸造着通往钢铁强国的大道。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