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记者 赵萍 报道
记者 顾学超 摄影
9月2日,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上,麦肯锡全球金属和矿业事业部资深董事合伙人艾家瑞从全球格局演变、绿色转型、原材料市场变化、全球合作、数字化转型等5方面分析了全球钢铁行业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
从全球格局演变来看,全球钢铁需求未来还将会持续增长,但增长速率放缓,过去10年全球钢铁需求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而2023年~2035年则将跌至不足1%;新兴发展中地区将促进全球需求增长,印度、东南亚、中东与北非将凭借人口增长与基建扩张成为增速最快的地区,而中国需求在2020年达峰后持续缩水,印度与其他发展中地区引领的需求增长足以抵消中国的需求衰减。
从绿色转型来看,预计2024年全球绿钢板材占板材总需求的比例为2%,2040年将达到28%。具体来看,交通领域、能源领域、建筑领域都将成为对绿钢需求的主要驱动力,且发达国家发展更快,发展中国家发展相对较慢。此外,需注意,在欧洲,绿钢投资速度比预期要慢。从短期内来看,支付意愿无法抵消额外成本;从长期来看,随着各种障碍被清除,将会有所缓解。他建议,企业需要考虑时机和技术路线以确保转型的经济性。
从原材料市场变化来看,脱碳需求和废钢资源的增加正推动着钢铁行业向利用更多废钢和DRI(直接还原铁)转变。根据全球冶金原料需求预测,生铁仍然占主导地位(2035年约占60%),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地区,而DRI和废钢将在全球范围内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同时,有限的废钢供应将推动DRI发展、废钢回收提升和技术突破,例如钢铁中的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应用。他提醒道,通过最佳回收实现最大限度地利用废钢是关键。
同时,他预计,传统的高炉铁矿石产品将出现更严重的过剩,而DR(直接还原)级别球团矿和冶金煤预计在2035年将出现超过20%的短缺。他建议,企业应采取行动确保关键原材料供应链的安全,如通过合作在全球范围内共同建设HBI(热压块)/DRI枢纽、加强在冶金煤领域的并购活动等。
从全球合作来看,能源和材料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传统界限正在淡化。他指出,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并购、合资和合作等方式进行全球布局,以推动战略落地、降低风险,如某绿钢初创企业在价值链各环节签署了合作协议、有企业在沙特阿拉伯合资投建大型综合钢厂等。同时,他提醒道,伴随生态圈的演化,结构性赋能因素将成为应对挑战、实现业务扩张的关键。
从数字化转型来看,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正不断升级迭代,高效利用数字化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提高钢铁企业的生产力、生产效率,从而提高盈利能力、保持在行业的竞争优势。这也是保证价值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他介绍,10~15年前,钢铁企业进行了一些相关试点项目,但并未扩大规模。现在,很多相关项目不断进行规模化演进,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正大力发展中。
“这五大发展趋势给钢铁行业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对此,他就制定钢铁发展战略提出了5点建议。
一是全球不同区域呈现出不同的动态格局,必须要在全球进行地理性部署,不仅要考虑到传统的跟钢铁相关的原材料部署,还要考虑到能源部署。
二是钢铁企业要注重产品结构调整,聚焦高增长/盈利的新兴赛道(如能源转型相关产品、钢材与非钢材、下游应用),建立与上游冶金原料的联系。
三是绿色转型成为要务,要明确脱碳路径、布局新市场、设计制胜的商业模式,包括时机、技术、承购、合作、绿色溢价等。
四是关注供应链保障,加强全球协作,推动供应链发展,巩固竞争地位,特别是在上游领域,如加强可再生能源合作、循环经济业务等。
五是利用并购机遇,整合“自然”地区内的资产,与赋能战略计划,如提高市场份额、能源/材料以及其他协同效益等。
此外,他还表示,加强新形势下企业组织与能力建设非常重要,要努力打造与众不同的组织与团队能力,为企业及行业带来可持续的价值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