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第二届钢结构与结构钢创新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最新动态
第二届钢结构与结构钢创新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2024-08-302





由中国金属学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钢结构协会、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同济大学和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第二届钢结构与结构钢创新发展论坛于2024年8月27~28日在北京召开,来自钢铁行业、钢结构行业、建筑设计行业等相关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围绕“绿色低碳、高品质、数智化”主题就钢结构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集智聚力、出谋划策。

在27日上午举行的开幕式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夏农、中国金属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田志凌、中国钢结构协会秘书长李庆伟、同济大学教授李国强致辞;东北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土王国栋,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岳清瑞,华北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成(杨志南教授代讲),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教授Richard Stroetmann (理查德·斯特罗埃特曼)做主旨报告。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教授杨忠民和李国强分别主持了开幕式和大会报告。



夏农表示,钢结构目前在大跨度桥梁工程等基建领域,以及大跨度空间结构等房屋建筑工程中的相关技术体系已基本成熟,能够在现有政策体系下实现市场化、可持续发展,其推广应用的拐点一定会出现。他介绍,下一步,钢协将以钢结构建筑产业链企业需求为导向,与钢结构行业、建筑行业等相关方积极沟通、务实合作,搭建供需交流合作对接平台,促进钢结构建筑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提质增效。



田志凌介绍,钢结构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在建筑市场持续不景气的情况下,2023年,钢结构加工量依然取得10.5%的增长率,达到1.12亿吨。他表示,此次论坛旨在通过深入交流推动结构钢和钢结构全产业链价值的提升,探索钢铁与建筑技术发展深度融合的途径,引领现代化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推动钢结构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中国钢铁与建筑产业绿色发展。



李庆伟认为,钢结构行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钢铁行业的坚强支撑,钢铁行业同样需要钢结构行业化解相应产能。随着国家对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两个行业的协同发展日益重要。钢结构行业为钢铁行业提供了新的需求增长点,而钢铁行业则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为钢结构行业提供了更好的钢铁产品。



李国强表示,随着钢铁行业加快推进高效能高质量钢材发展,占钢铁产量比重约一半的建筑用钢愈发显现出高强、高性能、高效能、高品质与经济性的特点。他认为,当前,钢结构呈现出绿色化、智能化、模块化特点,以及标准化与个性化、智能化检测与维护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王国栋作了题为“钢铁业与建筑业协同创新 打造钢结构建筑新质生产力”的报告。他指出,钢铁行业应加强供给侧改革,加快绿色化、高性能热轧H型钢和无缝钢管的标准制定和材料供给,重点围绕超快冷新一代TMCP生产H型钢、微合金化、连铸圆坯直接或热装穿孔等开展工艺装备及产品开发,为建筑业提供低成本、高效能、绿色化、易循环的结构钢材,推进钢结构的转型升级,打造新质生产力。


 

岳清瑞作了题为“钢结构发展与挑战”的报告。他指出,近十年来,我国建立了较完善的钢结构工程技术体系和产业链,实现钢结构制作工艺优化升级,同时也面临着“碳中和”、结构钢研究匮乏、高性能钢材应用落后、应用领域不广、钢结构设计不足等诸多挑战。他认为,模块化建筑是新型建筑工业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受张福成院士委托,杨志南作了题为“力学冶金—钢铁材料高端化、素化的有效路径”的报告。报告认为,钢中各类微观缺陷的有效调控可实现钢铁材料性能显著提升,也为实现钢铁材料成分素化奠定了基础。通过铁路轨道用高锰钢选择性锻造技术、纳米珠光体钢轨钢控轧控冷技术、普通低碳钢升级高强度钢制备技术等成果验证了力学冶金的效果。


 

Richard Stroetmann作了题为“高强度钢焊接接头设计与应用的挑战与新见解”的报告。他介绍了焊接接头设计、焊材选择和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个新的焊接接头设计模型,分析了焊接结构系数的选取。通过高强钢箱形柱的焊接实例,分析了残余应力的变化及其对屈曲承载力的影响。

此次论坛由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筑钢结构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承办,共设置了结构钢与钢结构绿色低碳智能化、高品质结构钢与钢结构设计建造服役安全、高性能结构钢与高性能钢结构、高性能桥梁用钢与桥梁钢结构、特种结构钢与特种钢结构、结构钢与钢结构技术进展及标准规范专题分论坛6场和圆桌论坛1场。



本次论坛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冶金及钢结构领域专家、学者和产业界代表参与交流研讨,为钢铁及钢结构领域的学术交流、技术创新、企业合作搭建沟通、对话、交流平台,从“产业融合、技术创新、绿色发展、数智应用、国际化”等视角探讨钢铁与钢结构科学研究与产业技术发展方向,为推动钢铁和钢结构产业转型升级及其全产业链价值提升、促进我国钢铁与钢结构产业协同绿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问题和可参考的技术方案。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