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来源:首钢新闻中心 平台赋能 借力破局 | 首钢水钢商业模式创新让工业副产“变废为宝”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g3MTE3NTAyNA==&mid=2247607072&idx=1&sn=0460fa54f61242c53c0ec5adeab6a6c1&scene=45#wechat_redirect
首钢水钢
SHOUGANGSHUIGANG
11月12日,记者从首钢水钢制造管理部获悉,依托首钢股份的资源与渠道优势,水钢两种工业副产在首钢股份在线平台竞价中实现大幅溢价成交,溢价率分别达90%和640%,预计年创效2000余万元,这标志着水钢在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领域实现商业模式突破,也是水钢降本增效的生动实践。
此前,首钢水钢部分固废附加产品因金属杂质成分复杂,通常都是委托周边企业进行提纯处理,去除有害元素后返回烧结工序循环利用。这种传统模式让工业副产的潜在价值被低估,如何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激活这类“沉睡资产”,成为水钢推进降本增效的关键课题。
在首钢水钢党委的有力部署下,制造管理部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于今年7月份启动专项攻坚,组建市场调研小组,深入六盘水市周边5家相关企业走访调研、摸排需求,精准掌握工业固废附加产品的市场应用场景、资源需求及市场定价等,同步组织炼铁事业部人员前往攀钢集团、呈钢集团等兄弟单位对标学习,借鉴其他钢企工业副产的加工处置与市场化销售经验。制造管理部还联合质检人员重点对两种工业副产进行全面元素分析,精准锁定其符合市场需求的核心价值属性,为市场化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有了资源供给,该如何将之推向市场?首钢股份在线平台的资源赋能成为破局关键。在寻求市场渠道的过程中,业务员主动对接首钢股份在线平台,按要求全面提交了两种工业副产的成分化验数据与市场信息,借助平台覆盖全国的客户资源与成熟的竞价机制,构建了相较于线下更广阔的线上销售渠道。
10月22日,首钢水钢两种工业副产在首钢股份在线平台正式上线销售预告后,迅速引发市场关注,贵州、四川、河南等省份的十余家企业纷纷报名参与竞标。10月28日竞价环节中,两种产品掀起激烈角逐。其中,第一种工业副产经过21轮报价、2分钟延时竞价,最终以底价的1.9倍成交,溢价率90%;第二种工业副产经过131轮报价、16分钟延时竞价后,成交价格达到底价的7.4倍,溢价率高达640%。目前,两种产品均已签订年度订购合同,实现了工业副产的长期稳定增值。
首钢水钢制造管理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种“企业核心资源+平台渠道优势”的合作模式,打破了区域市场局限,为水钢工业副产实现价值最大化搭建了重要桥梁。
从“外委加工”到“线上溢价销售”,这是首钢水钢敢于打破传统思维定势,不断创新商业模式的一次成功尝试与突破,为进一步推进水钢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打开了新天地。
平台赋能、借力发力,首钢水钢从中找到了提效益、增效率新的突破点,也彰显了平台赋能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双重价值。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