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冶金烧结会|烧结球团技术:工业炉窑烟气CO、VOCs、NOx多污染物协同治理技术与装备-DS燃净热能回收系统
最新动态
冶金烧结会|烧结球团技术:工业炉窑烟气CO、VOCs、NOx多污染物协同治理技术与装备-DS燃净热能回收系统
2025-11-115

前言:中国金属学会于2025年10月15日~17日在天津召开了“2025年全国冶金烧结绿色低碳关键技术研讨会”。会议主题是低成本智能烧结、高效节能减污降碳。会议围绕烧结球团降本增效、绿色低碳、减污降碳技术以及CO消纳治理技术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会议秘书处将对此次会议的相关技术进行整理、征询并陆续报道。

1 背景介绍

钢铁工业作为国家基础工业的支柱,其生产过程伴随着大量的能源消耗和一氧化碳、VOCs、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这些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烧结机头烟气、炼钢一次烟气、炼焦焦炉烟囱和干熄焦废气等,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威胁。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推进和环保政策的持续收紧,钢铁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保压力;与此同时,一氧化碳作为可燃气体,既是污染物,也是潜在的能源载体,如55何实现其高效治理与能源回收利用,成为钢铁企业关注的焦点。宁波太极环保自2018年开始研发,首创DS燃净热能回收系统,通过高效燃烧技术实现CO与VOCs的一体化深度氧化去除,并耦合脱硝功能,在单一系统内协同净化多种污染物。同时,系统创新性地集成热能回收装置,将污染物分解过程中释放的热量有效回收利用,显著降低整体运行能耗,帮助企业实现了从“单一治理”到“协同净化”,从“能耗大户”到“节能先锋”的革命性跨越。

2 存在问题及治理难点

钢铁行业废气治理面临多重挑战,这些挑战主要源于污染物本身的特性和现有技术的局限性:浓度波动大:钢铁生产过程中,不同生产阶段、不同操作条件会导致废气浓度和流量大幅波动。以烧结工序为例,CO浓度通常在5000-10000 mg/m3范围内波动,NOx浓度也在200-400 mg/m3之间变化,这种不稳定性使传统治理技术难以稳定运行;复杂组分共存:钢铁烟气中多种污染物共存,除VOCs、CO和NOx外,还含有二氧化硫、二噁英、重金属等多种污染物,产生协同干扰,影响治理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处理效率;能源消耗高: SCR催化脱硝技术需要在210-350℃的温度条件下运行,对低温烟气(90-150℃)需额外加热,造成能源消耗增加。独立SCR系统需要消耗大量天然气、高炉煤气或电能对烟气进行加热,运行成本极高;系统协调难:多套治理设施并行运行,系统间协调控制困难,容易产生二次污染或设备间的相互干扰。

3 技术路线

3.1 DS燃净热能回收系统耦合SCR脱硝功能

DS燃净热能回收系统耦合SCR脱硝功能包括间接热回收模块I、蓄热回收模块II、燃净模块和SCR脱硝模块组成,如下所示。

图1 工艺原理图

该装备的工艺路线为:除尘烟气依次经过间接换热模块、蓄热模块回收热能升温,在燃净模块内充分燃烧,温度达到850℃左右,去除CO、VOCs并产生热量,燃净后高温烟气再次通过蓄热模块,以换热形式将热量传导新进入的低温烟气以回收热量,如果热量过剩,还可以设余热锅炉以蒸汽或电力形式回收热量,烟气温度达到280~350℃后进入SCR脱硝模块去除NOx,脱硝后烟气最后再进入间接换热模块换热,温度降低到180℃以下,进一步回收热能后,将去除CO、VOCs、NOx多污染物的净化烟气排出。

该系统通过蓄热回收模块及周期性切换气流方向,实现热量的高效回收,热回收效率可达95%以上,整个烟气系统进出口温差只有40℃甚至更低,意味着只需很低浓度一氧化碳,即可实现系统自供热运行,无需额外燃料补充,实现节能减排。

4 技术优势

· 工艺流程创新:将间接换热模块、蓄热模块、燃净模块和SCR脱硝模块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燃净模块高效去除CO、VOCs,同时将烟气自燃产生热量回收用于SCR脱硝升温,去除NOx,多余热量可用于产生蒸汽或发电,排出高温烟气再次经过蓄热与间接换热模块回收热量,实现多污染物协同去除及余热再循环利用。整个系统热回收效率高达95%以上,在CO废气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可实现自供热操作,无需辅助燃料。同时,排出的高温烟气为SCR脱硝提供了适宜的反应温度,省去了SCR系统单独加热的能耗,实现了能源的梯级利用。相比传统治理技术,该系统运行能耗可降低30%-50%,节能降耗及经济效益显著。

· 关键换向设备-辅助气封硬密封提升阀结构:通过结合耐高温主硬质密封+辅助动态气幕密封技术,达到零泄漏,解决传统阀门在高温、高腐蚀工况下的泄漏难题,CO、VOCs去除率可达99%以上,大幅提升DS燃净系统的可靠性与环保性能。

· 采用多级分流技术,导流叶片阵列与网孔分封板相结合:调整气流方向与分布,提高炉内温度均匀性及烟气处理效果。根据现场实际测量反馈不断修正CFD流场模拟仿真模型,优化流场设计。

· 通过蓄热温控、原烟气参数调控等实现烟气处理系统精确智能控制:DS燃净热能回收系统拥有燃净模块温度调控、燃净后烟气温度调控、原烟气可燃性气体浓度调控等多元控制项,自动化程度高,安全、可靠性高。

· 采用高温氧化技术,系统稳定、适应性强:可处理浓度波动大、成分复杂的烟气,蓄热体可稳定运行5-8年,甚至10年以上,投资回报周期短2-4年,不像催化氧化处理一氧化碳方式,催化剂1-2年需进行更换。

· 能源回收,绿色低碳:系统在净化烟气减碳的同时,可将多余的热量导出,用于生产工艺预热、蒸汽或发电,进一步挖掘节能潜力,减少企业整体碳排放。实现超低排放,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5 经济性分析

以钢厂230平方烧结机 145×104Nm3/h风量为例进行经济性分析。

具体流程图下:将间接换热器GGH 冷测出口烟气引入DS燃净热能回收系统进行净化处理、升温,充分利用烟气中CO高温氧化产生热量,维持自身运行,满足SCR 脱硝反应所需温度,替代原烟道烟气加热直燃热风设备,多余热量可用于余热锅炉产蒸汽发电。烟气(87℃) - GGH 冷侧(180℃) - DS燃净热能回收系统(850℃) – SCR(210℃) – GGH 热侧(114℃) - 增压风机 - 排放。

节能减排计算如下:

230平烧结机,145×104Nm3/h,CO浓度10000mg/m3计算

在此CO浓度下,系统达到自平衡,正常运行无需消耗额外高炉煤气,多余热量用于产生蒸汽或发电,预计可产蒸汽约为17吨/小时,年收益为1400万元,如果按照原系统使用直燃炉加热,则需要额外消耗12000立方/小时高炉煤气,现在每年可节约950万元;如果考虑环保减碳税收益,扣除运行费用,预计年收益在4800万左右;考虑设备投资及维修费用,预计投资回收期在2-3年左右,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6 技术研发及工程案例

自2018年开始,公司成立专项团队,长期专注于该废气治理设备研发,建立了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目前产品已取得2项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同时第一、二代DS燃净技术产品已在高能环境、兰溪自立环保等企业投入使用,该项目已经推广应用14套,其中9套正常运行,5套在建,累计总处理风量超过110万Nm3/h,为公司在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售后服务等积累了丰富经验。

6.1 案例1 冶炼行业深度烘干机全烟气处理,风量40000Nm3/h

6.2 案例2 冶炼行业焙烧炉烟气脱硝脱碳项目,风量45000Nm3/h

6.3 案例3 冶炼行业焙烧炉熔炼炉烟气,风量45000Nm3/h

6.4 案例4冶炼行业深度烘干机全烟气处理,风量150000Nm3/h

6.5 案例5 冶炼行业深度烘干机全烟气处理,风量45000Nm3/h

6.6 案例6 烘干炉烟气脱硫与CO/VOCs治理项目,风量45000Nm3/h


供稿:宁波太极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