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新华网《科普话强国》栏目发布了《智能工厂到底有多“钢”?》,用5分钟的时间聚焦了首钢股份这座“智能工厂”的全流程智能化作业体系,展示了首钢股份数字化转型的成果。
科普话强国
KEPUHUAQIANGGUO
《科普话强国》栏目由中国科协科普部联合新华网,联动相关协会、学会等社会力量,特邀院士、专家,聚焦制造强国建设的丰硕成就,以“科普话强国”的理念,呈现我国强国建设进程中科技创新的澎湃动能,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凝聚智慧与力量。
首钢股份“智能工厂”之所以受到该栏目的聚焦报道,是因为其作为融合数字孪生、工业互联网与智能装备的现代化工厂,核心突破在于打破了传统钢铁生产“人盯岗、灯常亮”的固有模式,构建从原料入厂到成品出库的全流程智能化作业体系。
下面就请随小编一起看看,智能工厂到底有多“钢”?
一探究竟“全流程智能化”
从铁水的炼制到成品钢卷的入库,这座“智能工厂”实现了全流程智能化操作,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每一次衔接,智能化让生产更高效、更安全、更经济。
01
炼铁工序
近年来,炼铁工序以集中管控为抓手,重点打造铁前智慧管控中心,实现了高炉、烧结、球团等7条生产线的智能生产远程管控。
铁水运输流程引入了先进的AI数据大模型,通过研发铁水运输全流程可视化与铁水温降系统,实现了铁水自动分配调度。以前铁水从炼铁到炼钢,鱼雷罐单次运行是40分钟以上,通过系统管控之后,目前鱼雷罐的运行时间压缩到15分钟以内。
02
炼钢工序
为了提高钢水的质量水平,首钢股份打造了一键炼钢、一键精炼等“一键式”自动控制方式,突破了传统经验操控的极限,实现了数据驱动的转变,工序管理能力逐步提升,有效提高了产品稳定性、均一性及合格率。
03
热轧工序
热轧工序目前已经实现了自动烧钢,自动出钢,自动调平,扣翘头自动控制。针对消除带钢上表面缺陷,首钢股份自主研发了修磨机器人,通过各类缺陷数据的训练,逐步提高机器人的作业精度和效率。目前已经实现表面缺陷的精准识别、定位和修磨,能够将缺陷精确到2mm以内。
04
冷轧工序
首钢股份2022年投产的世界首条六机架轧机,也是世界首条面向新能源汽车用电工钢专业化生产线,生产效率比传统二十辊轧机提升数倍。目前,轧机部署了轧制力自学习算法模型,该模型可自主学习,不断提升轧制力控制精度,对于钢卷规格跳变后首卷轧制力控制精度提升2%左右。
钢材轧完后,通过精准控温让钢材退火,使其更坚韧。
05
仓储运输
仓库里的“多功能全自动机器人”,能够实现抓卷、送卷、全扫描定位,再自动放卷、码卷,全程无人操作。
智能天车的智能调度和定位系统通过3D扫描成像系统和激光精准测距系统,精准定位仓库里的钢卷位置,实现百分百准确率的吊卷、运卷。
智能工厂的意义和价值体现?
Q
首钢股份为什么选择发展“智能工厂”?
A
近年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为钢铁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这些技术不断推动生产方式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迈进,使得钢铁企业能够实现更高效、更低碳、更可持续发展。“智能工厂” 作为高度智能化的生产模式,首钢股份通过智能系统构建精准管控中枢,实现了三重价值突破:一是突破效率瓶颈,二是降低人力成本,三是通过高危岗位机器代人,让工人远离危险环境,实现了生产效能与作业安全的同步提升。
Q
首钢股份数字化转型背后的“压箱底”技术是什么?
A
基于智能工厂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相当于给整个工厂装了“神经中枢”,实现了生产运行、设备工况的及时调度和管控。当前,首钢股份持续推进“机器代人”,各产线应用了120多台工业机器人,投用场景从单点应用向集群部署转变,投用范围由轧制工序向前推进到冶炼及铁前工序,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还提升了专业人员的技术能力。
Q
“智能工厂”能给企业带来多少实惠?
A
总结起来就是“三降三升”。近年来,首钢股份全面开展数智化转型,多个项目的推进,破解了制约经营生产的瓶颈难题。“三降”就是:成本降低、能耗降低、带出品降低。“三升”就是:全流程制造效率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产品质量获得了稳步的提升,设备综合利用率实现稳步提升。这些都是智能制造带来的实打实的变化。
Q
“智能工厂”还有什么亮眼的操作?
A
“智能工厂”在绿色减排方面也贡献巨大。首钢股份通过智能精准控制,进一步降低电能、天然气的消耗,助力节能减排。同时各类数智化项目的投用,也支撑了产线高水平顺稳运行。首钢股份的高端绿色电工钢产品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输配电变压器效率进一步提升,实现“双碳”目标贡献首钢力量!
Q
“智能工厂”价值是什么?
A
面向“十五五”,首钢股份将对接国家战略,加快数字化转型向全工序、全流程拓展,提升全员数据运用能力,打造首钢特色化“AI+”场景,建设“领航级智能工厂”,为行业贡献更多“首钢智造”“首钢智慧”。
通过小编的梳理,您是否对首钢股份的数字化转型有了更深的了解?首钢股份坚守“以人为本、强企报国”的初心使命,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打造高效制造、高品质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新优势,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助力大国重器,向世界一流砥砺奋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