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张晓刚为《钢铁》2025年7期“庆祝殷瑞钰院士90寿辰”专刊作序
2025-09-097
在我国钢铁冶金事业的壮阔征程中,殷瑞钰院士以卓越的学术洞察力与前瞻性思维,铸就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作为我国著名冶金学家,他在中国全连铸工程实践中,敏锐捕捉到提升钢铁制造流程连续性的核心要义,率先提出钢铁制造流程整体优化理念,系统构建实现全连铸的六项关键-共性技术集成优化,并创新性地赋予钢厂钢铁产品制造、能源转换、废弃物消纳处理资源化三大功能,为新一代钢铁基地建设的技术决策提供了关键支撑。
殷瑞钰院士更为学界留下了开创性的理论财富——冶金流程工程学。他不仅构建了完备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更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程实践,将冶金工程学科从原子/分子、工序装置层面,突破性地拓展至冶金流程层次,确立了学科发展的三层架构。同时,他作为中国工程哲学研究的先驱开拓者,也是工程哲学中国学派的奠基者之一。2025年,正值殷瑞钰院士九十华诞,为致敬其“矢志报国、圆梦钢铁”的职业与学术生涯,弘扬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并深入报道“冶金流程工程学”学科发展动态与前沿成果,《钢铁》编辑部特邀毛新平院土担任专刊主编,上官方钦、刘骁、杨春政、吴礼云、张福明、郦秀萍、徐安军(按姓氏笔画排序)等专家担任副主编,精心筹备并于2025年第7期推出“庆祝殷瑞钰院士90寿辰”专刊。本专刊聚焦院士的学术成就,科研理念及其对钢铁行业的深远影响,以志贺忱。专刊荟萃25篇高质量论文,凝聚了殷瑞钰院士本人的深邃思考、行业知名学者的前沿研究,以及其学生后辈的心得感悟。这些文章从多元视角深入探讨了院士学术思想在钢铁冶金、工程管理及交叉学科领域的创新应用与实践拓展,既彰显了对院士学术成果的传承与发扬,也生动呈现了新一代钢铁科技工作者在其思想引领下的探索突破。我们坚信,本专刊的问世,不仅是对殷瑞钰院士九秩寿辰的诚挚献礼,更将为钢铁行业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与技术借鉴,激励更多钢铁人在新时代征程中,秉持创新精神,为实现我国钢铁工业的高质量发展、从钢铁大国迈向钢铁强国而不懈奋斗。本专刊的顺利出版,离不开审稿专家的严谨把关,论文作者的潜心钻研,以及编辑团队的辛勤付出。在此,谨向所有为本专刊倾注心血的同仁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