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盛夏时节,河北唐山,绿意盎然,荣程集团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如约而至。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协会、权威专家、合作伙伴共聚一堂,带着对钢铁产业未来的执着与期盼,共赴一场协同共赢、携手并进的深情之约。
“精诚同心 协同共赢 智启新程” 的大会主题,精准切中了当下钢铁行业的发展脉搏。主论坛主题演讲环节,三位来自钢铁行业研究机构与权威组织的专家以深邃的行业洞见和精准的数据研判,从全球经济浪潮的壮阔起伏到国内政策调控的精准施策,从钢材价格曲线的动态研判到产业转型攻坚的路径探索,将复杂的产业逻辑转化为清晰的发展坐标,为钢铁行业在变革中破局、在转型中升级注入了强劲动能。
钢铁需求将迎来结构调整与优化
在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李拥军看来,未来钢铁需求将迎来结构调整与优化。如伴随着新住宅规范的全面实施,高质量住宅建筑对高品质、高等级螺纹钢的需求将呈现持续攀升的态势,建筑企业会通过采用更高强度钢筋来探寻住宅质量提升与建筑成本控制的平衡点。
“非住宅房屋建筑和非房屋工程竣工价值的提升,包含着钢结构应用量的提升,其中焊接型钢结构的广泛应用,将使中厚板需求稳中有升。”他表示,含钢工业品出口不仅体现在数量上的增长,也体现在产品结构的优化,如出口的含钢工业品包含了大量的汽车零配件,以及通用设备、专用设备零配件,而这些产品都是服务于国外工业生产,即中国含钢工业品有效支撑了中外产业链的正常运转,是中外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从而使国内制造业直接用钢需求保持稳定,并带动高端制造用钢需求的适度增长。
谈及未来的行业发展,李拥军表示:“煤炭价格同比降幅大于钢材价格同比降幅,这是钢铁行业上半年盈利状况有所改善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同时限产控产能的正向作用将进一步显现,有助于钢铁供需关系的改善。” 他表示,中国钢铁工业为一切新技术提供了最广阔、最丰富、最全面的应用场景,中国钢铁工业新质生产力培育,将催生钢铁生产服务业等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
中长期钢铁行业有望实现价值回归
展望下半年钢铁市场,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钢材首席分析师汪建华表示,在国家“反内卷”措施落地指引下,钢铁行业有望表现更好。“今年下半年将‘峰回路转’,高点回落基本告一段落,会迎来反弹。” 虽然下半年微调幅度有限、回调时长较短,但多数钢材品种价格高点大概率超上半年,不过难超去年下半年。
汪建华指出反弹三大核心原因:一是全球流动性改善,欧美央行降息预期有望打开国内降准降息空间,存量政策加速释放,四季度或有增量政策对冲风险。二是产业控产现实超预期,反内卷指引方向;三是本轮工业品去库周期已经持续42个月,远超平均去库周期,叠加低库存、结构性补库将带来价格弹性。
汪建华表示,中长期钢铁行业将价值回归。未来钢铁产业虽然面临一定挑战,但仍有破局之道。一是规划成就未来,短期降本增效,中期建圈强链,远期战略战术配合促转型;二是营销实现价值,打造体制上提升组织效率、机制上提高人员效率、研究发现机会和风险、策略上实现价值的“四位一体” 营销体系;三是数字驱动效率;四是内外兼修成长。
长远来看,要从内卷困境到外卷突围转变
受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制造业竞争加剧、国内需求不足的影响,今年上半年中国粗钢产量下降3.0%,但钢材出口增长9.2%。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冶金行业分会副秘书长(主持工作)苏步新认为,未来钢铁行业需多维度突破。市场布局方面,深耕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针对贸易摩擦,加快菲律宾、印尼等下游深加工海外转移,规避壁垒提升附加值;产业政策方面,钢铁产能置换工作下半年或启动,要推动资源优化,细化高附加值产品路径,减少低水平加工依赖,让利润源于技术与品质;资源保障方面,减少铁矿石依赖,拓宽渠道,解决废钢紧张问题。平衡钢坯进出口,避免重复加工,提高资源效率。
苏步新表示,长远来看,要实现从内卷困境到外卷突围的良性转变,摆脱国内恶性竞争,转向全球高质量竞争。结合 “2035 目标” 和 “十五五” 规划,巩固实体经济基础地位,打造碳纳入全流程的产业生态,让低碳成为核心竞争力,在国际市场赢得更多话语权,实现 “中国钢铁让世界更美好”的目标。
三位专家的精彩演讲,从不同维度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与建议。演讲现场,大家专注聆听,台下不时响起掌声,这掌声里,有认同、有振奋,更有对行业未来的信心共振。
一位来自华北地区的钢铁企业负责人表示,专家对需求结构和出口态势的解读太及时了,让我们对下半年产能规划有了更清晰的方向,心里踏实多了。另一位参与海外市场布局的企业代表说:“专家们提出的深耕新兴市场和拓展海外市场策略,正好解答了我们在应对贸易摩擦时的困惑,这场研讨会真是一场‘及时雨’,让我们看到了突围的路径。”
这次主题演讲,既是一次温馨的客户答谢,更是一场明确的行业指引。大家将带着这份沉甸甸的市场洞见,在新征程上坚定信心,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