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胡育科:建造老百姓“住得好、买得起”的钢结构“好房子”
最新动态
胡育科:建造老百姓“住得好、买得起”的钢结构“好房子”
2025-04-171

中国冶金报社

记者 赵萍 报道


图片1.png

图为胡育科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好房子’建设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钢结构住宅作为装配式建筑的重要代表,同样面临着老百姓对‘好房子’的期待和市场挑剔目光带来的挑战。”4月9日,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分会常务副会长胡育科在首届钢结构建筑产业链创新成果推广交流会召开期间接受《中国冶金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必须按照“好房子”的新标准,组织行业设计、生产和施工企业一起,协力研发,不断破解钢结构住宅在材料与性能上的难题。

他介绍,尽管钢结构在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领域应用具有先天优势,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居住类建筑领域,如钢结构住宅的推广应用上仍面临诸多问题,如部分钢结构住宅品质不高,存在裂缝、隔音效果差、造价偏高等,倍受社会争议。这就要求设计、施工的专业人员,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通过技术创新,补齐钢结构住宅在材料上的短板,不断提升品质;通过产业链协同,合理降低建造成本。让钢结构住宅成为老百姓住得舒适、满意,能够买得起的“好房子”。

建设“好房子”,钢结构住宅优势明显

胡育科表示,近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对“好房子”有了明确的定义,“安全、舒适、绿色、智慧”是基本标准。他特别说道,钢结构住宅无疑是抗震性能好的房子,在一些地震灾害的考验中体现出钢结构消能减震优势,能够最大限度保证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采用钢结构建造住宅,优点多、好处多,具有大空间、大跨度、平面布置灵活、室内分割方便的特点,可以实现造型多样化、外立面美观。对钢结构住宅来说,不论是超高层公寓楼、高层住宅,或是小高层和低层模块化、轻钢集成房屋等,已经成为我国住房建设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

“推广钢结构住宅,有诸多好处有待社会认识。”胡育科表示,一是通过标准化设计,可以加大型钢应用,将来拆除的钢材可回收再利用,真正实现资源储备功能;二是可以助力钢铁产业提质升级;三是可以推广高强钢、耐候钢、耐腐蚀钢等高性能钢的应用,降低物耗能耗;四是全产业链协同,可以降低综合造价;五是有利于智能建造技术推广和运用,实现建造方式转型等。

胡育科介绍,“积极推进高品质钢结构住宅建设”“积极开展钢结构住宅试点和农房建设试点”等已写进了《“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在中办国办《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等文件中也有相关明确要求。自2018年开始,住建部在7个省开展了钢结构住宅试点工作,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进一步加深了钢结构住宅在设计、建造方面的认识,明确了产品化设计、专业系统集成的理念和研发思路。

加快技术创新,解决钢结构住宅应用短板

“当前,国家不断出台的相关产业政策非常给力,钢结构住宅的相关标准体系正在修订、完善,下一步将聚焦‘好房子’目标,通过试点示范,有望加快发展。”胡育科表示,下一步的重点是把“好房子”的标准、好的政策措施,落实到钢结构住宅设计、施工、运维的具体环节中。

“国标《住宅项目规范》对住宅强调‘经济合理、安全耐用,以人为本、健康舒适’等基本原则。而钢结构的优势也是‘轻、快、好、省’。要提倡合理用钢、经济用钢,避免资源浪费,按照自重轻、建造速度快、省材料、质量好等方向去推广应用。”胡育科表示,钢材是宝贵的资源,节约用钢、合理用钢,应是我国钢结构建筑推广始终坚持的发展理念。

“解决当前钢结构住宅‘叫好不叫座’问题,需通过结构设计优化,技术、材料和工艺的创新,以及能满足老百姓生活功能需求和良好居住体验的方法来推进。未来无论是城市更新,还是老旧小区改造,有着大量需求的还是普通住宅,需要着力解决钢结构住宅隔音效果差、‘串味’、渗漏开裂等问题。”胡育科指出,要满足住宅安全性、舒适性、耐久性、经济性的属性,必须依靠专业设计、施工和科研人员协同攻关。现在市场上有很多利用粉煤灰做原料制造的匹配性强的板材,材质轻、强度高、保温隔音效果好,但设计院并不了解,也缺乏相关标准、图集,推广应用上存在短板。

推进产业链协同,提高钢结构住宅性价比

胡育科介绍,近年来,钢结构住宅在推广应用上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一些推广、应用短板难题,如造价偏高,缺乏配套的建筑部品、部件,“三块板”(外墙板、内墙板和楼板)等困扰设计、施工人员。

“工业化建造的房子要实现和汽车组装一样,那钢结构住宅的墙板、门窗、材料等部品部件贵,房子造价必然贵”。胡育科指出。

如何破局,胡育科也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钢结构住宅未来的推广应用,必须通过上下游产业链协同融合,聚焦住宅的性能、品质提升,一起研究、系统解决;要坚持“因地制宜、绿色低碳”原则,最贵的不一定是最好的,最合适才能最优。“产品好、市场大,产业链上的企业都会有收益。材料、墙板、楼板的问题,以及工艺的问题也都能有效解决。”他说道。

“对钢结构住宅而言,上游涉及钢铁生产,下游涉及墙板材料、门窗、机电设备等部品部件,是一个完整的产品体系。”胡育科指出,要达到“好房子”建设目标,就要把产业链上相关的科研、设计、生产、施工等单位组织起来,按照产品化设计,实现主体、围护、厨卫、管线、装配式装修等的专业化系统集成、体系优化,才能实现造价降低、效果最佳。

胡育科表示,这次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等单位在河北唐山开展的钢结构建筑产业链创新成果交流活动,是落实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推进产业链协同合作,解决钢结构建筑、钢结构住宅推广应用中的难点、堵点问题,消除技术壁垒,搭建产业合作平台,服务钢结构建筑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围绕‘好房子’建设目标,把产业链上相关企业都发动起来,把科研人员积极性调动起来,解决钢结构住宅不匹配、不经济、不适用等问题指日可待。高强钢、耐候钢、防火钢等高性能钢材的应用,既可以提高钢结构防火、防腐性能,也会促进钢铁消费,助力钢铁产业提质升级。”胡育科特别说道。

“房子是老百姓用光一生积蓄购买的资产,为老百姓建设安全、舒适、耐用、健康的钢结构房子,是钢结构人天经地义的责任。”胡育科呼吁,一定要落实好政策,整合行业资源,助力钢结构“好房子”建设,让老百姓未来能买得起各类钢结构住宅,还住得舒适、安心。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