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不断壮大行业优秀科技工作者队伍,构建行业青年领军人才梯队,鼓励青年学者在融入行业科技活动中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中国金属学会从2022年开始组织线上学术交流活动--冶金青年云端沙龙,至2024年已成功举办超50期,共有超过150位冶金行业青年才俊作主题分享报告,获得了业界广泛关注和好评,学会正在努力将沙龙活动打造成为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学术交流活动。2025年新春伊始,学会结合“百名科学家讲党课”系列活动,于3月14日成功举办第一期冶金青年云端沙龙,收到了良好的反响。
沙龙开启后,中国金属学会车彦民副秘书长首先回顾了过去两年云端沙龙举办情况和社会反响效果,介绍了金属学会举办云端沙龙的初心,并对本期云端沙龙特约主持人及主讲人——首钢一级科学家王全礼专家进行了介绍。之后,王全礼专家介绍了本期沙龙的主题“高端金属材料研发与理论实践”,并阐述了“百名科学家讲党课”系列活动的背景与意义,然后依次介绍另外两位主讲人,中国科协青托博士生专项计划入选者,来自东北大学的王海建博士和北京工业大学的王占鑫博士。
王全礼专家以“家国情怀、求实创新”为题,围绕科学家精神与国家科技创新展开论述,强调家国情怀是科技工作者的内生动力,他以古代治水工程和现代“两弹一星”科学家为例,阐释爱国奉献精神的重要性,并结合自身实践,列举了高铁、西气东输等国家重大工程中金属材料的研发突破以及新能源汽车用钢、高牌号硅钢等前沿领域的技术创新,并呼吁科技工作者立足国家需求,通过想象力、观察力及管理能力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服务高质量发展。
随后王海建博士作了题为《马氏体变体对超高强度钢强塑性的影响》的报告,探讨了马氏体变体对超高强度钢强度性匹配的关键影响,系统分析了马氏体变体的类型、形貌及晶体学特征,揭示了其通过界面阻碍位错运动、协调变形等机制对材料强度和塑性的调控作用,同时提出了通过合金设计、热处理工艺及形变热处理等手段优化马氏体变体分布与特性的策略,为开发兼具高强度与高塑性的超高强度钢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方向;王占鑫博士作了题为《孪晶厚度及位错相互作用对非共格孪晶界原子结构的影响》的报告,基于原位透射电镜表征及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了孪晶厚度以及位错与非共格孪晶界(ITB)的相互作用均会影响ITB的原子结构,孪晶厚度效应在面心立方金属中普遍存在,并与金属的层错能表现出良好的负线性关系,为理解孪晶厚度和层错能对金属力学性能的影响提供了新见解。
王全礼专家报告主题
王海建博士报告主题
王占鑫博士报告主题
最后,王全礼专家对本期沙龙进行了总结及展望,呼吁更多冶金青年人才参与到沙龙中来。整个沙龙过程听众积极参与讨论交流,现场氛围热烈。本次沙龙通过腾讯会议、中国科协科创中国平台、科技工作者之家平台同步直播,后台反馈显示点播量累计超过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