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奋力挺起“大国重器”的“钢铁脊梁”——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科技创新纪实
最新动态
奋力挺起“大国重器”的“钢铁脊梁”——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科技创新纪实
2025-03-039

中国冶金报社

记者 刘加军 李倩 通讯员 孙艺娜 报道


2022年10月,130毫米特厚安全壳用钢板实现全球首发,率先应用于“国和一号”。

2023年3月,二氧化碳运输船液货舱用690兆帕级低温钢实现全球首发,并实现整船供货。

2023年4月,“鞍钢制造”撑起我国西部地区首堆“华龙一号”核电机组。

2024年5月,为“海葵一号”独家供应最高质量等级FH36海工钢。

2024年7月,助力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深中通道”建成开通,使鞍钢成为海底隧道项目最大钢板供应商。

2024年11月,开发的高性能船板钢应用于“梦想号”大洋科考钻探船。

…………

近年来,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锚定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积极发挥科技创新主力军作用,锻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研发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创效,奋力挺起“大国重器”的“钢铁脊梁”。


锚定国家战略需求

塑造硬核科技“品牌”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超深水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建成入列。该船3000余吨钢板由鞍钢钢铁研究院设计研发,为我国深海探测能力建设和装备现代化建设、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了力量。
近年来,该院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锲而不舍推动“鞍钢制造”向“鞍钢创造”转变。
图为研发人员讨论不同试验工艺下的微观组织特征。
一项项引领行业的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第三代超大输量低温高压管线用钢”成果荣获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奖2023年唯一特等奖,“低碱度高硅球团低碳排放高炉炉料”成果荣获世界钢铁协会第13届“Steelie”低碳生产卓越成就奖……
一个个惊艳世界的前沿技术和高端产品加快产出:全球首发LPG(液化石油气)运输船用VL4-4MOD低温钢、全球首发大应变管线钢板、全球首发特厚核电安全壳用钢板……
跨越山河,连通世界。该院研发的产品应用于“华龙一号”核电站、西气东输四线穿跨带、“海葵一号”超级能源碗等重大工程,充分展示了鞍钢的硬核实力。


加强高水平研发平台

建设筑牢科技强企“平台”

自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鞍钢以来,该院开展了高性能材料的应用基础及共性技术研究,创造出30多个国内“第一”,叫响了鞍钢海工用钢品牌,为加速海工用钢国产化、建设“海洋强国”贡献出鞍钢人的智慧和力量。
图为研发人员讨论分析新开发的产品显微组织。
高水平研发平台,是突破科学前沿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的“实力担当”,是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底座”。
近年来,该院加强高水平研发平台建设,国家级重点研发平台建设取得成效,先后加入海底输氢管道设计规范、世界汽车用钢等国际及行业级联盟6个,牵头组建辽宁省深远海装备关键金属材料创新联合体,参加先进绿色智能焦化等省级联盟5个,建成高水平中试基地、检测中心,新建硫化氢等实验室,引进超高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高端设备,材料研发大数据平台成功应用并获得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第四届智能制造创新大赛最具投资价值奖,为科技创新工作行稳致远打下坚实基础。


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深耕创新能力“沃土”

作为鞍钢集团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该院紧紧践行核心技术创新和高效技术服务两大使命,成为推动鞍钢集团加快建设更具国际影响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可靠核心科技力量。
图为研发人员在做金相实验。
近年来,该院遵循科研机构内在规律,确定了清晰的科技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体系,基本完成了“产品+工艺+共性”的研发单元体系建设,创新创造科学系统的机制体制,确保成为国家和企业可靠的核心科技力量。
该院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具有自身特点的“去行政化+双体系两机制”改革,完成专业职能序列和研发序列转换;推动研发技术体系与生产技术体系、工程技术体系结合;整合专业资源,夯实基础推进研发单元建设,加强系统研发和成果转化,进一步提升了科研合力。

实施人才强企战略

奏响时代奋进“强音”

10余人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余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中央企业顶尖科技人才”“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兴辽英才计划”等人才培养工程,1支团队荣获辽宁“时代楷模”团队称号,1人荣获辽宁“时代楷模”称号,1人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4人荣获中国金属学会青年科技奖,2人荣获“鞍钢科学家”称号,6人获评为“鞍钢科技领军人才”,3支团队荣获“鞍钢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团队”称号……如今,在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各类人才淬炼本领、攻坚克难,正在实现由“盆景”向“风景”的转变。

图为研发人员在检查钢板。
近年来,该院把人才工作纳入年度握指成拳重点任务清单,借助“双选会”“猎头公司”“联合实验室”“党建共建”等纽带引进专业人才;建立“一绩效三评价”制度体系,持续完善实施岗位绩效考核;通过实施“挂职锻炼”“青年创新基金”“后备英才计划”“双导师”等,促进青年快速成长。同时,该院还畅通人才成长渠道,实施研发层级“积分滚动制”,完成首席研究员评聘;基本完成面向未来的人才梯队建设,不断激活科技自立自强的“人才发展引擎”。
创新驱动的“路线图”已经绘就,科技“引擎”已经全速运行。面向未来,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将着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着力提升研发体系效能,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增强核心技术竞争力,当好“大国重器”的“钢铁脊梁”,点燃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新鞍钢和助力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科技创新引擎。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